中国日报3月10日电 2024年,中国经济仍然是“韧性”与“潜力”同在。目前,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正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国际产业分工正在加速变化,出口和投资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和基石,消费的重要性已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大消费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他们对于消费行业取得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也寄予了相当大的期待。为了促进大消费行业发展,提振居民消费信心,福布斯中国联袂普华永道、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大消费CXO创新中心,于3月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2024中国大消费年度盛典,福布斯为本次盛典提供媒体特别支持。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也离不开国吉祥控股集团及滴灌通的鼎力支持。会议受到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信心和预期:中国消费扩张和升级的前提 在经过十年快速增长后,中国消费品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和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消费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就有希望。消费扩张和升级的前提是提升消费者信心和预期。比如稳就业、稳民生,保持外资、民营、国资多元素平等发展等。” 吴晓求看到,中国越来越年轻的企业家都在思考改革,思考未来的方向,比如通过企业出海改变整个市场结构。他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最关键的因素。他进一步表示,“当然我也确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沿着现在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行,通过改革走向国际,让每个人、每个市场主体的空间越来越大。” 消费结构变迁,企业如何实现品牌“长红” 从消费升级到消费结构复杂多元化,中国消费市场进入模式创新的快车道。 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战略官晏格文(Graham Earnshaw)与中国大消费CXO创新中心创始人王金川在致辞中纷纷提到,如今消费的发展趋势由前几年的消费升级过渡到消费结构复杂多元,两极化趋势不断凸显,消费群体的心态和习惯正在加速变化。 对此,尼尔森IQ中国首席增长官郑冶比喻这是一个“精打细算”的消费时代。他认为,随着理性消费观念的延续,消费者在消费策略及行为上呈现更为复杂和分化的趋势,未来中国消费品市场将会因为消费需求多元化驱动而持续增长。 国吉祥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晓春则从另一面深入浅出地剖析消费市场的发展进程。他认为,“消费是一切人类欲望的出发点,生产力的释放就是人类欲望的释放;通过商业中的消费来达成释放,利于推动消费的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和民主化。在未来,基于信息互联、能源互联、智造互联、物流互联的零边际成本社会,将推动生产力和消费力重构,进入‘零成本时代’,同时消费者的价值观异化将逐渐会被减弱,体现在消费者‘真实的需要’将逐渐替代因虚荣、好奇、模仿、攀比等而支撑的‘虚假的向往’等需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价值。” 随着消费结构的变迁,中国品牌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 贝恩咨询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鲁秀琼分享了穿越周期的方法:加减乘除增长方程式。她建议,企业应回归消费者初心,锚定品牌内核,构建能力体系。在大刀阔斧的同时集中火力将业务做大,再通过创新提升用户购买需求,找到确定性增长路径,快速复制实现规模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环保、时尚健康为己任。2018年进入中国的OATLY将“绿色发展”融入了企业的DNA。OATLY大中华区总裁张春表示,“OATLY从上游种植开始便建立了绿色的产业链,通过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真正做到对地球友好、对人类健康,同时让企业共赢的局面,真正实现品牌‘长红’。” 2024年,OATLY在聚焦餐饮咖啡渠道的同时,也会积极开拓家庭生活场景下的优质燕麦奶体验;在本次会议上推出燕麦拿铁的家庭场景——“OATLY 1平米家庭咖啡馆”,实现“咖啡轻松做,燕麦拿铁自在喝”。我们预祝OATLY在家场景的成功。 从资本角度来看,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滴灌通创始人兼行政总裁张高波认为,中国的大消费市场巨大,实体门店的资金缺口也同样巨大,想要“长红”,现金流稳定非常重要。让中介机构、品牌商、投资者等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充分发挥所长,赋能小微经济也是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体现。 中国渠道改革,企业如何构建长期信任与价值 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体系中,掌握渠道至关重要。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渠道发生了巨大变革,从线上到线下,从新零售到社交电商、社区团购,不仅涌现了大量的新兴渠道类型,渠道竞争逻辑也不同以往。面对错综复杂的渠道环境,企业该如何与客户构建长期信任与价值关系? 乐尔乐董事长陈正国表示,随着当前消费趋势更加复杂,市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正发生变化。当前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作为零食行业企业,乐尔乐以高品质+低价格的模式做零食折扣,以超出消费者期盼的性价比与消费者建立一些长期的信任关系。 “做企业就像做人,要有温度。”王府井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尚喜平表示,在过去70年,王府井创造了自身值得骄傲的企业文化价值,每一代人都秉承着以王府井张秉贵式服务为代表的“一团火”精神的企业人文价值,服务好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这三个“人”,从而创造企业持续的价值力、创造力、发展力这三个“力”。 “我们相信合作共赢。”亿滋(中国)市场和发展副总裁朱忆菁表示,“尽管我们是外企,但在产品的口味和创新上做到了本土化。作为全球化企业我们知道消费者在哪里,也会跟每一个渠道的合作伙伴真诚分享消费者画像,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品牌投放以保证小店的产品动销。” 穿越当下周期,企业如何把握管理经营的变与不变 “双循环”市场背景下,大环境驱动消费行业“走出去、沉下去、卖出去”是发展新趋势。 百联挚高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高洪庆表示,“走出去”是指出海发展新市场,“沉下去”是深挖下沉市场机遇,“卖出去”则是抓住并购机会。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备受关注。指的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很重要角色,消费已经在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方向发展和进化,而且见效明显。 “下沉越深活得越好。”锅圈食品创始人、董事长、CEO杨明超表示,走街串巷、上山下乡、田间地头。六年来,锅圈就是按照这几件事情,通过门店下沉、产品下沉、服务下沉、应用方案下沉以及将下沉写入价值观的方式将万店遍布了中国。 关于“卖出去”,普洛斯供应链总裁高潭认为,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出海这件事比较奢侈。“就像当初海外品牌进入中国,面对巨大的人口体量和复杂的商业文化,企业充满了挑战。因此,目前品牌出海的企业往往在国内实力较大,建议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中国电商分销渠道平台共同出海。” 在复杂的周期下,随着科技力量的涌入。企业如何把握管理经营的变与不变成为核心秘诀。“我认为企业不变的是‘责任’,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持续良性增长;满足消费者方面不变的是抓住‘人性’,其它所有事情都在变化。应对变化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体系化的创新能力’来应对所有的变化。”蒙牛集团首席数智官李琤洁表示。 企业国内深耕与出海开拓的战略抉择 一个供应链大分流的时代正在到来,出海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时代红利。 作为中国两轮电动车出海的典范代表,雅迪一直在洞察不同地区及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出行习惯,并进行针对性研发、探索海外本土化发展之道。关于企业出海,雅迪全球营销副总裁罗明增总结了三点经验:一要坚持品牌出海而非贸易出海;二要海外核心市场属地化运营;三要坚持合规化的运营和经营。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过去几年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企业购负责人杨钧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他表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优势是敏捷的制造、研发以及快速的营销打法,迅速地用产品创新去满足这个市场上消费者已经出现但尚未被完全满足的痛点和需求。” 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投资合规也很重要。作为财税政策专家,普华永道主管合伙人彭超建议,“每个国家财务制度各不相同,企业要逐步做到财务的统一、制度的统一以及系统优化。还要时刻关注每个国家政治问题和法规变化。要在投资并购前测算清楚财税成本、资金回流成本等。” “拼出海、沉渠道、赢未来”,此次盛典将经济学家、投资机构决策者、行业专家、品牌专家等800多位领导者齐聚一堂,从经济、资本、品牌、渠道等多个视角对大消费领域的创新发展、持续增长、本土深耕及出海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发布“2024福布斯中国大消费年度评选”结果。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企业交流平台,推动最具价值企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马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