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徐鹏航、宋晨)在对话框中输入“发现孩子从2岁起发育、语言和动作都显着落伍,交换也无法完成”等症状,几秒钟后,人工智能(AI)大模子就会给出“需鉴戒稀有遗传性疾病(如雷特综合征、天使综合征等)或复杂神经发育停滞”的判定,并给出就诊科室、增补查抄等医学发起。 这是记者试用天下首个稀有病范畴人工智能大模子“协和·太初”的场景。记者19日从北京协和医院相识到,这一由该院与中国科学院主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大模子,已于克日面向患者开放测试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 稀有病固然单病种患者稀疏,但病种繁多。易误诊、漏诊,确诊难,是很多稀有病患者面对的难关,而人工智能大模子有望成为“破题之钥”。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先容,稀有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工具研发是稀有病专家团队多年对峙的一个重点攻关方向,“协和·太初”稀有病大模子的研发基于我国稀有病知识库的多年积聚和中国人群基因检测数据,是国际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稀有病大模子,能资助大夫更加正确快捷地辨认诊断稀有病,进一步收缩确诊时间。 中国科学院主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先容,AI模子每每必要海量数据练习,但稀有病病例分散、数据稀缺,传统的AI模子难以得到有用练习。对此,研发团队创新技能路径,接纳极小样本冷启动的方式,仅需少量数据与医学知识融合即可实现覆盖全流程的辅助决议功能。 “‘协和·太初’大模子是稀有病诊疗‘中国方案’的紧张突破。”张抒扬表现,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天下稀有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级牵头医院,将继承推动AI技能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更好助力下层本领提拔与分级诊疗保障体系建立,让稀有病诊疗的“微光”照亮更多家庭。 现在,这一大模子的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已面向患者开放测试,患者可通过多轮交互问诊咨询并得到开端诊疗发起。下一步,支持病历誊写、基因解读、遗传咨询等大夫端服务功能,将举行二期上线测试。 据悉,后续“协和·太初”稀有病大模子将接入北京协和医院稀有病团结门诊的线上诊疗服务,将来还将渐渐推广至天下稀有病诊疗协作网医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