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废潮抵岸,拆解良莠不齐,数字化刚起步……动力电池:安装“数字身份证”合法当时
采写:本报记者 胡定坤 房琳琳
筹谋:何 屹 房琳琳
刘 恕 滕继濮
一颗纽扣电池就能污染一条小河,这个故事你肯定听过。假如你碰巧正在开着一辆电动汽车,驱动车进步的动力电池会何去何从,大概你还没想过。
数据表现,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初次均突破3000万辆大关,此中新能源汽车渗出率为31.6%。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
中商财产研究院猜测,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104万吨,2030年,这一数字或达350万吨。
云云大规模的电池报废后该怎样接纳使用,成为财产界需面临的庞大题目。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动力电池财产链上卑鄙企业谋划者、科技规划专家、技能服务机构发现,要做好海量动力电池接纳使用,计划和遍及一套“数字身份证”是当务之急,将其推广后大概会成为上述题目的破解之道。
“报废潮”下的流向管理困难
数据表现,停止2024年底,天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列环球首位。随着推动大规模装备更新和消耗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连续落地,预计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
家住北京的李林2016年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8年质保期快到了,如今充电后,总感觉有点“力有未逮”,电池寿命焦急让他正在思量换电池照旧换车。中国汽车技能研究中央动力电池室主任王攀先容,汽车动力电池的均匀利用寿命为5—8年,跟李林同期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池已连续进入报废期。
在天能团体董事长张天任看来,废旧动力电池是一座巨大的“都会矿山”,但假如处理不妥,就是一座伤害的“火山”。
为规范行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发布过五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使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涉及企业148家。而张天任调研时发现,根据天眼查表现的数据,国内动力电池相干接纳注册企业凌驾4万家。
“这意味着现在我国动力电池报废后的流向管理存在较浩劫度,大部门动力电池接纳料正在被非正规市场分流,无法进入合规企业举行接纳和再使用。”张天任说。
安徽省界首市以电池“循环经济”著名。界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分析:“循环经济财产的入门门槛不高,比年来国家鼓励相干财产发展,出现了一哄而上、无序发展的环境。”以铅酸蓄电池为例,天下每年报废量为600万吨左右,但现在天下获批的相干企业接纳本领已到达1400万吨。
“劣胜优汰”带来多重隐患
不合规企业技能程度低,却具有本钱低的上风。它们放肆收购废旧电池,使许多合规企业因找不到接纳质料而“吃不饱”,乃至正在导致“劣胜优汰”。中国资源循环团体科创部部长柯艳春透露,他们调研时发现,某着名汽车厂商投资生产的柔性拆解产线由于缺少货源恒久处于停机状态,当开机本钱远远高出收益,先辈的产线天然就成了摆设。
“报废退役的动力电池流入非正规市场轻易造成情况污染与安全隐患,这与发展新能源的初志相违反。”张天任对此非常发急。
一样平常来说,退役动力电池进入接纳使用企业后,会履历电池拆解、质料分离、有价金属提取三个紧张环节。如处置惩罚处理不妥,其所含的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有机物以及镍、钴等重金属残留物会造成严峻的情况污染。天能电源质料有限公司副总司理钱飞宏回想说,在2009年天能循环经济财产园建成之前,本地电池接纳险些都靠手工拆解,“硫酸会直接倒进泥土,污染很严峻”。
张天任以为,一些不合规拆解企业,接纳粗暴的方式对电池举行破裂,导致情况污染的同时,还严峻扰乱了我国动力电池循环使用财产。
实在,一些退役动力电池固然无法继承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但颠末检测和修复后,可应用于储能体系、低速电动车等范畴,实现“梯次使用”。这必要更多逆生产流程的主动化生产线举行规模化精致化拆解。
柯艳春坦陈:“严峻依靠个人履历的低程度拆解,很难让整个财产链完成数智化等技能升级。假如无法天下‘一盘棋’统筹,无人构造高质量接纳,无本领举行全流程管理,高效资源循环这一命题很难给出答案。”
2024年10月建立的中国资源循环团体以“国家队”身份入场,就是要找到以科技创新为支持的路径,引导包罗动力电池在内的循环经济全行业高质量发展,流通资源循环链条,打造天下性、功能性的资源接纳再使用平台。
废旧电池玉成球争取的“金矿”
“有多少新电池就有同样多的旧物资!”柯艳春如是说。
本年当局工作陈诉提出,增强废弃物循环使用,鼎力大举推广再生质料利用。“再生质料”初次被提及。
在动力电池范畴,一提到再生质料,就不得不提“黑粉”这一随锂电池接纳行业鼓起而“走红”的热词。它是粉碎后的废旧电池料构成的电子废弃物,此中的金属混淆物锂、锰、钴和镍等极具经济代价。这是一座未被充实开辟的“金矿”,西欧发达国家已从国家战略角度增强对这一“金矿”的开采和掩护。
柯艳春先容,欧盟推出的《关键原质料法案》2024年起见效,旨在通过接纳途径满意欧盟25%的战略原质料需求,特殊是在电动车电池质料方面。
此中,德国《国家循环经济战略》提出实现质料循环闭环:当前二次原质料利用率仅为13%,其目的是到2030年将此比例翻倍。车辆与电池也是该战略的重点关注范畴之一。
美国《底子办法法案》则为电池行业提供了约63.6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重要用于电池制造与接纳补贴和电池质料加工补贴。
值得留意的是,2024年10月,欧盟修改了废弃物清单,将锂电池中正极等含锂部门列为“伤害废物”,限定其出口。2025年3月5日,欧盟委员会针对电池相干废弃物发布《废弃物清单》最新修订稿,进一步限定对黑粉等质料的出口。王攀提示,上述修订是继《关键原质料法案》之后,欧盟作为资源短缺地域,为提拔自身关键原质料资源供应保障本领的紧张办法。
“我国锂、钴、镍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极高,严峻依靠入口,对退役动力电池举行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再生使用,既是消除安全隐患、办理环保题目的紧张本领,也是缓解我国新能源汽车财产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有用途径。”柯艳春表现。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资源安全已经提上紧张日程。我国2024年12月23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使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要求,相干企业应积极开展针对正负极质料、隔膜、电解液等再生使用技能、装备、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此中,冶炼过程中锂接纳率应不低于90%。
钱飞宏说,天能团体筹划在财产园内举行财产链延伸,上马新产线,结构锂电池稀贵金属提取业务。
尽快走通“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径
“从资源到资源,从质料到质料,这是最抱负的状态。全财产链各环节在熟悉到和真正做到之间,另有很长的路要走。”柯艳春慨叹,“数字产物护照”的理念在环球盛行有几年了,动力电池财产正在积极试水。
2023年,欧盟将“电池护照”作为推进电池行业可连续发展管理的新本领,开创了“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溯源的新路径。韩国当局2024年也公布了一项国家筹划,拟构建从电池制造到电动车运行、报废、利用后电池生意业务、流畅、再使用的“电池全周期信息管理体系”。
《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规定,从2025年2月18日起,动力电池必须申报产物碳足迹、电池厂家、型号、质料(包罗可再生部门)、电池碳足迹总量、电池差别生命周期碳足迹等信息,且都要求到达相干限值尺度。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和电池财产发展提出了全新挑衅。
2月21日,国务院常务集会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接纳使用体系举措方案》,标记着我国动力电池接纳财产正式进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方案提出围绕全链条管理,推动新能源汽车财产实现“绿色闭环”,也要求运用数字化技能增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实现生产、贩卖、拆解、使用全程可追溯。
王攀说,这意味着给动力电池安装“数字身份证”合法当时。它有利于有用管理电池的泉源、去处以及利用环境,从而制止非法接纳和资源浪费。她地点的中汽数据,于2024年底与财产链上卑鄙新能源汽车企业、电池企业、电池综合使用企业等共同发起了“电池ID筹划”。该筹划的焦点,是“会合式管理,分布式存储”。同时发布的另有涵盖6大维度、93项效果指标与132项过程指标的首部《中国电池ID指标手册》,以及首批中国电池ID试点结果。
电池“数字身份证”的目的,是实现财产链信息分级披露、高效协同。王攀对其应用远景很有信心:“于企业而言,能树立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蔽;于行业而言,可构筑交错贯通的财产数字空间;于当局而言,切实提供推动当局羁系的抓手;于环球而言,在国际数字桥梁中提拔我国电池产物的绿色竞争力。”
“动力电池只是‘数字身份证’的应用场景之一。将来循环经济相干行业都将面对数字化升级,‘数字身份证’将大有可为。”柯艳春透露,中国资源循环团体将体系分析行业痛点,研究行业技能演进趋势,体例行业技能图谱,策划“十五五”资源循环范畴科技创新规划工作,打造同一集约高效的数智化基座和科技创新平台,形玉成行业大数据体系,提拔团体行业数字化程度。
(本报记者陈曦、刘园园、李禾、魏依晨对本文亦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