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向\"长安\" 重组是一把双刃剑

来自版块 问答
349
5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全部,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2月11日报道
长安与东风重组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在汽车圈掀起舆论巨浪。
2月9日,在长安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举行的风起云涌之时,东风股份及东风科技和长安汽车先后发布公告:
称其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团体操持重组事项,同时夸大相干安排尚需推行步伐,并需得到有关主管部分答应,且现实控制人稳定。

消息来的非常忽然但并不是毫无征兆。
早在2018年,一汽、长安、东风就传出过要归并的消息,乃至也有过高层互调、战略互助协议签订等动作,但是不停未有实质性的希望。
故意思的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曾多次公开表现:将来3-5年,将有80%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吞并重组将成为行业常态,但是彼时谁都没想到,重组竟然起首从长安开始。
此次,如若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可以或许重组乐成,则意味着中国将诞生一个逾越比亚迪的,国内最大,环球第五大的超等“巨无霸”汽车团体,这无疑意义深远,乃至说可在环球范围内重塑中国汽车版图。
对于这一消息,两边现在均保持沉默。
但可以预见的是两大车企巨头的重组,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必将面对许多诸如构造架构调解,企业文化融合,品牌产物定位辩论,职员调配管理等等题目,也势必会打乱两边既定的计谋与摆设。
此次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拉开了中国汽车行业厘革的序幕,但在新能源、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期,怎样挺过重组带来的阵痛,实现真正的“1+1>2”,是二者必须要思量的事变。
01 整合背后 争取新能源期间话语权

长安与东风汽车的此次归并,并非是完全市场性的自觉举动,更大水平上是基于政策驱动。
但政策驱动整合只是外貌缘故原由,更为深层的因素是新能源大潮之下,企业自身转型的压力,以及在将来更为广阔的环球市场中,怎样发挥央企车企的领头羊作用,简言之,这是一场争取新能源期间话语权的“关键战争”。

当下环球汽车市场正重新洗牌,中国虽已跻身环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但极致的“内卷”与惨烈的代价战,叠加国际化与出海压力,一方面是产能与品牌过剩,一方面是汽车财产的转型与升级,导致市场竞争尤为猛烈。
尤其是在燃油期间气吞山河(参数丨图片)的老牌车企,多多少少都面对着合资红利消退,燃油车市场份额渐渐萎缩、新能源转型滞后的逆境,东风与长安也是云云。
长安是老牌车企中,新能源转型做的最好的车企,长安汽车在2024年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量结果,同比增长14.79%,但是拆分来看新能源板块依然没有完全告竣目的。
长安汽车2024年销量目的为280万辆,整年销量现实告竣268万辆,此中,燃油车仍占绝对大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73.4万辆,占比仅为27.4%,与其他头部新能源车企相比,仍旧存在肯定的差距。
东风汽车的环境更为严肃,其2024年销量目的为320万辆,但整年销量现实告竣仅248万辆,尤其是日产、本田等合资品牌销量近乎腰斩,大幅下滑,预计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亏损7亿元到7.5亿元。
别的,另有增收不增利的谋划压力,尤其是东风汽车,2024年,东风汽车整年实现贩卖收入约3744亿元,十多年来初次跌破4000亿元大关,预计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到3300万元,相比2023年大幅降落83.5%到87.5%。
因此,面临新能源转型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巨大压力,汽车央企亟需通过战略整合、淘汰重复投资,剥离冗余资产,通过规模调解,来提拔央企车企的团体竞争力。
2024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就多次开释央企车企改革重组的信号。
起首就是加鼎力大举度发展新能源汽车,客岁三月,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曾点名,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央企在新能源方面发展不敷快,不如特斯拉和比亚迪,并提出单独稽核机制以推动改革。
2024年国家发改委又明白提出支持国企通过股权投资、战略互助等方式“强强团结”,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团体,多次夸大尤其是在新能源范畴,要通过吞并重组优化资源设置,提拔财产会合度。
因此,这次改革,无论是从行业趋势,照旧从提拔国有资源设置服从,照旧加快央企车企在新能源期间的转型而言,都势在必行。
02 双刃剑 机会与挑衅并存

新能源汽车范畴,国有车企恒久以来的最大的痛点就是"大而不强"。
因此,本次两大车企巨头的重组,“做大”只是本领,“做强”才是终极目标,要的不但是“量变”,更紧张的是“质变”。
此次重组对东风与长安而言,或可实现上风互补。

长安在新能源范畴结构更为领先,不但打造了“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 三大自研智能化技能,而且与其他ICT企业等互助精密并已经有实质性结果,但新能源体量仍有很大的提拔空间;东风则在商用车范畴更有上风,而且旗下岚图、猛士等品牌特色光显,且在固态电池,电驱架构上有肯定的研发上风。
重组后,两边可在新能源、智能驾驶、动力体系等技能范畴的深度融合,通过财产链与市场渠道等维度的协同买通,打造更有竞争力的智能电动技能“精锐队伍”,推动中国汽车财产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与破局。
但抱负如花,实际如刺,重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是企业层级与企业市值的不匹配,所导致的整合后大概存在的企业话语权分配与车企气力错位的抵牾。
东风与长安重组的消息一出,股市就迎来一场狂欢,东风股价疯狂上涨,长安则安稳颠簸,肯定水平上,这也反应了对于这场重组,市场以为将更利好东风汽车。
当前,长安汽车总市值为1400亿左右,数倍于东风汽车,与二者市值巨大差别相反的是企业层级上,东风汽车团体与长安汽车的母公司中国武器装备团体平级,因此在将来的重组过程中,东风汽车团体很大概占据主导职位,那么后续,大概必要更强有力计谋与实行力来构建管理机制,从而来均衡这种抵牾。
另一方面则是怎样应对整合后,互为竞品的品牌之间的定位与弃取。
举个例子,在“多生孩子好打斗的年代”,二者旗下均结构了多个品牌,尤其是在在新能源市场,这就造成了二者旗下产物,常常在同一代价带之间睁开竞争猛烈。
好比,东风有岚图和猛士品牌,分别主打智能豪华和硬派越野;长安则通过深蓝和阿维塔覆盖中高端新能源市场,此中,阿维塔与岚图在智能豪华范畴形成直接竞争,销量也半斤八两,好比岚图FREE与阿维塔11、岚图追光EV与阿维塔12,在25万~35万元代价带的猛烈对抗。
若整合不妥则会反噬,造成因品牌淘汰导致的销量萎缩,从而错过新能源最佳窗口期。
别的,各自旗下品牌背后股权关系复杂,无论是像阿维塔背后,长安与本土其他资方的互助,照旧像东风与本田、日产等多方外资的互助,背后的股权长处纠葛,都为两边的整合重组增加了许多困难。
大概像极氪与领克之前的归并,前台保持品牌独立,独立运营面临用户,背景共享资源,买通技能与渠道的模式,不失为一个安稳过渡的方法,但显然事变没有这么简朴,两大车企巨头的整合远远比同一母公司下的兄弟品牌的整合更加复杂与困难。
但团体来说,整合要以告竣:规模效应上,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以规模效益实现本钱上风,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上,实现从跟随到引领,财产链协同上,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力共赢为原则,只有如许的整合,才气产生真正的竞争力,提拔市场份额和国际竞争力。
03 大整合 将来汽车行业发展新趋势

在长安与东风整合的消息之前,另有两大车企巨头的整合,同样引人瞩目。
那就是本田与日产两大日企的归并消息,只管二者的归并会商因控制权之争已暂告破碎,但是不丢脸出,为了应对环球汽车行业履历剧变,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等新兴范畴的竞争,车企报团取暖和趋势已有苗头,车企的大整适时代,大概已经到来。
这次长安与东风的整合筹划,本质上是顺应期间潮水,打造向新能源期间尽力进军的汽车“国家队”的战略办法。当下,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履历百年不遇的弯道超车汗青机会,这也是央企与国企车企不能缺席的关键一刻。
长安和东风的整合,更像是一块实行田,其他央企和地方国企,后续也非常有大概参加到整合的期间大潮中来,整合的乐成与否,或将对中国汽车财产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变大变强之路按下加快键,当下,中国汽车行业整合的大幕既然已经拉开,就不会容易谢幕,此次两大车企的整合,大概只是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5

想在宇宙生存,连合和发展是宇宙聪明体永恒的主题,合者强,斗者亡。高度连合,高度繁荣,在众多的宇宙中昨们才会占据一席之地
2025-2-13 07:25:24
评论·
·举报
干脆把一汽上汽广汽重汽都合进来,就逾越丰田了,多有体面啊
2025-2-13 07:27:11
我差别意,国家法律规定,不答应包揽婚姻
2025-2-13 07:30:31
“做大”只是本领,“做强”才是终极目标,要的不但是“量变”,更紧张的是“质变”。
2025-2-13 07:32:24
只重抄袭不重研发,无论整车照旧配件,不做到质变都是绝路
2025-2-13 07:34:54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5
0
返回顶部